黑咖啡、单品、手冲、美式

甚至很多咖啡馆常客对这些乱七八糟的名字也还搞不清楚。其实这些并不是空洞概念,不需要强行记忆。而且我之前也在一些场合介绍过这些名称和概念,不过看来这些内容还是应该周期性地张贴一下。

先说黑咖啡,本文所提到的咖啡都可以叫黑咖啡。外观上是黑色的液体的咖啡,统称黑咖啡。所以一般在咖啡馆你点一杯「黑咖啡」的话……不管端上来的是什么,不退款。哈哈哈。

那么单品咖啡是什么?Single Origin Coffee,原产地出产的单一咖啡豆做出来的咖啡就是单品咖啡。一般单品咖啡就以产地国家、产区、庄园为名,比如这些:

在咖啡馆里点单,当然点国家名比较保险。比如哥伦比亚,一般供应单品咖啡的店里都会有。但是咖啡老饕,对自己的口味偏好了解得深了,会有更精确的偏好。同一个产地国的不同产区产出的咖啡风味也不尽相同。比如,哥伦比亚有慧兰、娜玲珑,危地马拉有安提瓜、薇薇特南果等等不同的产区。这些一般就看咖啡馆的供应了,有些口味刁钻的需求可能不是每家店都有供应。

单品咖啡一般来说会用手冲的方式来制作。所以,手冲是指一种制作咖啡的方式

手冲这种方式,操作简单,所需的设备器材的投入也相对比较低,所以在家里自己做咖啡也可以尝试手冲。但是简单之中又充满了变数。水温、水量、咖啡粉粗细、冲泡时间等等众多因素都会影响最终出品质量。所以要想手冲出一杯「完美」咖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说到这里,就要说一说近年来比较时髦的概念:「精品咖啡」。很多人、很多咖啡馆,大有把单品咖啡和精品咖啡混为一谈的趋势。我想说:精品二字,包含了从咖啡选种、种植一直到烘焙、制作咖啡,所有环节的严格高标准地把控。并不是所有的手冲单品咖啡都能叫精品咖啡

接着说单品。单品咖啡有什么魅力呢?

要领略其中奥妙,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亲自尝试。前面介绍的三个产区的咖啡豆,同时用手冲的方式做好,准备好漱口水,分别品味一番(当然并不只是喝,从研磨咖啡豆时就可以嗅出气味的差别)就会发现:薇薇特南果饱含花香气,口感醇厚,略带烟熏味;哥伦比亚慧兰有红糖的香气,入口柔顺,有水果风味;哥斯达黎加SHB坚果巧克力韵味。

在对比体会之后,对不同的单品咖啡也就有所了解了,甚至爱上单品也说不定。

不过,因为单品咖啡需要店家准备多种咖啡豆,而且为了最终能有突出的风味,对咖啡豆的品质也都要求比较严格,同时对制作咖啡的咖啡师专业素质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单品价格相对来说比较高。单杯价格 ¥30 ~ 100+ 都很常见

最后一个话题,什么是美式咖啡。顺便我就揭露一个……一直没说的……不算是秘密的……秘密。看图,左边是热水,右边是 Espresso(意式浓缩):

所谓美式就是:

所以,点黑咖啡或者美式,一般来说得到的就是上图左边这杯。

那么,你们猜用一杯 Espresso 的价格点一杯黑咖啡,不多付钱的情况下,要求改成大杯,店家会怎么补足多出来的容量?


PS. 本文不是干货,叙述的假设受众为对咖啡很不了解的咖啡馆的客人们,不严谨之处不另做解释。原文首发于:黑咖啡、单品、手冲、美式

搜索
精选文章
别让你的咖啡豆“香消玉殒”!科学储存秘籍大公开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咖啡早已成为许多人不可或缺的 “续命神器”。清晨,一杯香醇的咖啡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午后,在慵懒的时光里,咖啡的香气又能为忙碌的工作节奏带来片刻的舒缓。
一文读懂咖啡宇宙:从豆子到饮品的奇妙之旅
咖啡,这种风靡全球的饮品,有着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起源故事。传说在公元 6 世纪,埃塞俄比亚的一位牧羊人卡尔迪,偶然发现他的羊群在啃食了一种红色果实后,变得异常兴奋活跃。
乌干达咖啡:非洲野性风味的味觉,到底好不好喝?
乌干达咖啡在国际咖啡市场上,一直处于一种 “小众却潜力无限” 的奇妙境地。不像巴西、哥伦比亚咖啡那样声名远扬,在大多数咖啡爱好者的日常讨论和选购清单里,乌干达咖啡的出镜率着实不高。
豆香密码:解锁单品咖啡豆的风味宇宙
在咖啡的广袤天地里,单品咖啡豆无疑是熠熠生辉的基石,承载着咖啡最纯粹的灵魂。它区别于混合咖啡豆,坚持 “单一产地,单一品种” 的纯粹理念,让我们能精准捕捉到每一款咖啡豆独一无二的风味密码。
咖啡生豆冷冻秘籍:锁住风味不踩雷
尽管冷冻储存有诸多好处,但并不是所有的咖啡生豆都适合这一方式,毕竟冷冻储存需要一定的条件,操作不当还会适得其反。判断是否需要冷冻储存,主要依据两个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