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的辉煌与困境

在全球饮品市场的版图上,星巴克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自 1971 年在西雅图派克市场开设第一家门店以来,星巴克凭借其独特的 “第三空间” 理念,将咖啡馆打造成了人们除了家和工作场所之外的最佳去处,在全球范围内开疆拓土,建立起庞大的商业帝国。截至 2025 年,星巴克在全球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 4 万多家门店 ,品牌价值高达 388 亿美元,位列《Brand Finance 2025 年全球品牌价值 500 强榜单》第 45 位,是咖啡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
然而,近年来星巴克却陷入了增长困境。从财务数据来看,星巴克 2024 财年第四季度全球营收 90.7 亿美元,同比下滑 3.2%,归母净利润更是大幅缩水 25.4% 至 9.1 亿美元。在关键的中国市场,同店销售额下降 14%,客单价和订单数量分别下滑 8% 和 6%。在北美和美国市场同店销售额下降 6%,国际市场下降 9%,这种全方位的业绩下滑,让星巴克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寒意。
究其原因,市场竞争的加剧是主要因素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咖啡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兴咖啡品牌如瑞幸、库迪、Manner 等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它们以更具性价比的产品和更灵活的营销策略,迅速抢占市场份额,给星巴克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也让星巴克有些措手不及,如今的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个性化、健康化的饮品选择,对于咖啡的品质、口感和创新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星巴克在产品创新和数字化服务方面的步伐相对缓慢,未能及时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此外,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疫情的持续影响,也对星巴克的全球业务造成了冲击。
全球扩张计划内容
面对困境,星巴克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制定全球扩张计划,试图重新夺回市场主导权。
扩张目标
星巴克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扩张目标,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新增大量门店,进一步扩大其全球市场份额。星巴克首席执行官拉克斯曼・纳拉西姆汉表示,公司计划到 2030 年将全球门店数量扩大到 5.5 万家 ,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内将新增约 1.7 万家门店,如此大规模的扩张,彰显了星巴克对未来市场的信心和决心。
在区域布局上,星巴克将重点拓展新兴市场和潜力区域。在亚洲,除了继续深耕中国、日本、韩国等成熟市场外,还将加大对印度、东南亚等地区的投入。印度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不断增长的中产阶级,咖啡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星巴克计划在印度进一步扩大门店网络,提升品牌知名度。在东南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咖啡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星巴克也将加快在该地区的布局,抢占市场先机。
在欧美等成熟市场,星巴克则将注重优化门店布局,提升门店密度,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在城市核心商圈、交通枢纽、写字楼等人流量密集的区域,星巴克将开设更多的门店,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星巴克还将对现有门店进行升级改造,提升门店的环境和服务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
市场选择策略
在市场选择上,星巴克有着一套严谨的策略,充分考虑了多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是重要考量因素之一,星巴克倾向于选择经济增长强劲、居民收入水平较高的地区进行扩张。这些地区的消费者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能够支撑星巴克相对较高的产品价格,为星巴克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在选择进入中国市场时,星巴克就重点关注了一线城市和经济发达的二线城市,这些城市的消费者对品质生活有着较高的追求,对咖啡的接受度也较高,为星巴克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消费潜力也是星巴克考虑的关键因素。星巴克会对目标市场的人口规模、年龄结构、消费习惯等进行深入分析,评估市场的消费潜力。年轻消费群体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高,消费观念较为时尚,是咖啡消费的主力军,星巴克会重点关注年轻消费群体占比较高的市场。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星巴克也会关注那些对健康饮品有较高需求的市场,推出相应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咖啡文化基础也是星巴克市场选择的重要依据。在咖啡文化浓厚的地区,消费者对咖啡的品质和口感有较高的要求,也更愿意在咖啡馆中消费,这为星巴克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在欧洲,咖啡文化源远流长,消费者对咖啡有着深厚的情感和较高的认知度,星巴克在欧洲市场的发展相对较为顺利,通过提供高品质的咖啡和舒适的消费环境,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竞争压力
在全球咖啡市场这片激烈的战场中,星巴克面临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强劲竞争。在国际市场上,麦当劳旗下的麦咖啡凭借其广泛的门店网络和亲民的价格,吸引了大量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麦当劳在全球拥有超过 3 万家门店 ,其麦咖啡业务也随之遍布各地,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的咖啡购买选择。雀巢咖啡作为全球知名的咖啡品牌,以其丰富的产品线和强大的渠道优势,在咖啡零售市场占据着重要地位。雀巢不仅有速溶咖啡、胶囊咖啡等多种产品,还通过与各大超市、便利店的合作,将产品渗透到各个角落,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在中国市场,星巴克的竞争压力尤为巨大。瑞幸咖啡自成立以来,以火箭般的速度崛起,通过数字化营销、高性价比产品和密集的门店布局,迅速抢占市场份额。瑞幸推出的生椰拿铁、厚乳拿铁等爆款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其门店数量也在短时间内突破了 1 万家 ,对星巴克的市场地位构成了严重威胁。库迪咖啡同样来势汹汹,以 “咖啡 + 轻食” 的模式,以及频繁的优惠活动,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库迪咖啡在产品创新上也不遗余力,推出了潘帕斯蓝生酪茉莉拿铁等特色饮品,与瑞幸展开了激烈的市场争夺,进一步挤压了星巴克的市场空间。除了新兴咖啡品牌,茶饮品牌也在分食星巴克的市场份额。喜茶、奈雪的茶等新茶饮品牌,以其创新的茶饮产品、时尚的门店设计和优质的服务,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这些茶饮品牌不断拓展产品线,推出咖啡饮品,与星巴克展开了直接竞争。
文化差异
星巴克在全球扩张过程中,需要跨越重重文化差异的鸿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有着截然不同的消费习惯和口味偏好,这对星巴克的产品和服务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在一些亚洲国家,茶文化源远流长,消费者对咖啡的认知和接受程度相对较低。在中国,消费者传统上更倾向于喝茶,对咖啡的口味要求也与西方消费者有所不同。他们更注重饮品的口感和甜度,喜欢带有花果香气的咖啡饮品。为了适应中国市场,星巴克推出了茶瓦纳系列茶饮产品,以及加入了芒果、桃桃等水果元素的咖啡饮品,如芒果西番莲星冰乐、桃桃乌龙茶拿铁等,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在欧洲,咖啡文化虽然浓厚,但各国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意大利人对咖啡的品质和制作工艺有着极高的要求,他们更倾向于传统的意式浓缩咖啡,对星巴克这种美式咖啡的接受度相对较低。法国人则更注重咖啡馆的氛围和社交功能,喜欢在咖啡馆里悠闲地度过时光。星巴克在欧洲市场需要在保持品牌特色的同时,充分尊重当地的咖啡文化和消费习惯,对门店的装修风格、产品种类和服务方式进行调整,以融入当地市场。
机遇
新兴市场潜力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兴市场的咖啡消费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为星巴克的全球扩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亚洲,印度、菲律宾、越南等国家的中产阶级不断壮大,消费能力逐渐提升,对咖啡这种时尚饮品的需求也日益旺盛。印度拥有庞大的年轻人口群体,他们对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接受度较高,咖啡市场潜力巨大。星巴克在印度已经开设了多家门店,并计划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通过与当地供应商合作,星巴克能够更好地了解印度消费者的需求,推出适合当地口味的咖啡产品,如加入了印度香料的玛萨拉拿铁等。
在南美洲和非洲,咖啡产业的发展也为星巴克提供了机遇。这些地区是全球主要的咖啡产区,拥有丰富的咖啡资源和独特的咖啡文化。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国内咖啡消费市场也在逐渐兴起。星巴克可以通过与当地咖啡农合作,建立可持续的供应链,不仅能够确保咖啡豆的品质和供应稳定性,还能够深入了解当地的咖啡文化,推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咖啡产品,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同时提升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
数字化浪潮
数字化浪潮为星巴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推动着其业务模式的创新和升级。线上销售渠道的拓展,让星巴克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触达更多消费者。通过星巴克 APP 和外卖平台,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订购自己喜爱的咖啡和食品,享受便捷的配送服务。星巴克 APP 还提供了会员服务、在线预订、移动支付等功能,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会员可以通过 APP 积累积分、兑换礼品、享受专属优惠,增强了消费者的粘性和忠诚度。
数字化技术也为星巴克的会员体系管理带来了变革。通过大数据分析,星巴克能够深入了解会员的消费行为、偏好和需求,实现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服务。星巴克可以根据会员的历史消费记录,为其推荐个性化的咖啡产品和周边商品,提高会员的购买转化率。数字化技术还能够帮助星巴克优化门店运营管理,通过数据分析预测销售趋势,合理安排库存和人员配置,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 。
成功案例与经验借鉴
日本市场
日本市场是星巴克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经典成功案例,为其全球扩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1996 年,星巴克正式进军日本市场,在此之前,日本咖啡市场已经相对成熟,拥有近 50 年的国民饮用咖啡习惯基础 ,本土咖啡连锁品牌众多,还有大量的咖啡自动售货机。然而,星巴克凭借其独特的策略,成功在日本市场站稳脚跟,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本土化策略是星巴克在日本市场制胜的关键之一。在产品方面,星巴克深入研究日本消费者的口味偏好,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日本特色的饮品和食品。抹茶星冰乐就是一款专为日本市场打造的爆款产品,将日本传统的抹茶元素与星巴克的星冰乐系列相结合,口感清新,深受日本消费者喜爱。星巴克还推出了樱花拿铁、焙茶拿铁等具有日本特色风味的咖啡饮品,以及和果子等日式点心,满足了日本消费者对本土口味的需求。
在门店设计上,星巴克也充分融入了日本文化元素。一些门店采用了日式传统建筑风格和装饰元素,如木质结构、榻榻米等,营造出温馨、舒适的日式氛围。星巴克还会根据不同地区的特色,设计具有当地特色的门店,如在京都的门店,融入了京都的传统文化元素,与当地的历史文化氛围相融合,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当地居民。
产品创新也是星巴克在日本市场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星巴克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限时特供饮品,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在夏季,星巴克会推出各种水果口味的星冰乐,如芒果星冰乐、蜜桃星冰乐等,清爽的口感非常适合夏季饮用。在冬季,星巴克则会推出热红酒拿铁、姜饼拿铁等具有节日氛围的饮品,满足消费者在不同季节的需求。星巴克还会与日本的知名品牌和 IP 合作,推出联名产品,如与日本动漫《鬼灭之刃》合作推出的限定饮品和周边产品,引发了粉丝的抢购热潮,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
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星巴克在日本市场实现了快速扩张。1995 年,星巴克与日本零售和餐饮公司 Sazaby 合资成立星巴克日本公司 ,借助 Sazaby 在日本的市场资源和经营经验,星巴克迅速在日本开设了多家门店。在发展过程中,星巴克逐渐回购股权,实现了对日本业务的全面掌控,进一步优化了运营管理和市场策略。
中国市场
1999 年,星巴克在北京国贸开设了中国内地第一家门店,正式开启了在中国市场的征程。在进入中国市场初期,星巴克面临着诸多挑战,中国消费者对咖啡的认知度相对较低,茶文化源远流长,咖啡并非必需品,且市场上已经存在一些本土咖啡品牌和外资咖啡品牌。星巴克通过一系列精准的策略,成功打开了中国市场,并实现了快速发展。
与本地企业合作是星巴克在中国市场初期的重要策略。星巴克与北京美大、台湾统一等企业建立了合资公司,利用本地合作伙伴的资源和渠道,快速实现了门店的布局和市场的渗透。通过与本地企业合作,星巴克还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市场的特点和消费者需求,为后续的本土化策略实施奠定了基础。随着市场的发展,星巴克逐渐意识到直营模式对于品牌控制和运营效率的重要性,于 2017 年完成了对内地门店的股权回购,实现了全直营模式,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的运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为了适应中国消费者的口味,星巴克进行了大量的产品创新和本土化改良。星巴克推出了茶瓦纳系列茶饮产品,将中国传统的茶文化与星巴克的品牌理念相结合,满足了不喜欢咖啡的消费者的需求。星巴克还根据中国消费者对甜度和口感的偏好,对咖啡饮品进行了调整,推出了如焦糖玛奇朵、香草拿铁等甜度较高、口感丰富的饮品。在食品方面,星巴克推出了中式点心、月饼等具有中国特色的食品,在中秋节期间推出的星巴克月饼,以其精美的包装和独特的口味,成为了消费者馈赠亲友的热门选择。
星巴克还积极拓展线上渠道,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与阿里巴巴合作开通饿了么外卖服务,推出啡快移动点单服务,让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 APP 提前下单,到店自提,节省了等待时间。星巴克还通过数字化平台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推出会员制度和线上营销活动,提升了消费者的粘性和忠诚度 。
对行业和消费者的影响
对咖啡行业的影响
星巴克的全球扩张计划犹如一颗投入湖面的巨石,在咖啡行业激起层层涟漪,对行业格局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作为行业的领军者,星巴克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雄厚的资金实力,在扩张过程中不断提升咖啡行业的标准。从咖啡豆的采购环节开始,星巴克就严格把控质量,只选用高品质的咖啡豆,推动了全球咖啡豆市场对品质的重视。星巴克还在咖啡的烘焙、冲泡等环节制定了严格的标准,确保每一杯咖啡都能达到高品质的口感和香气要求。这些标准不仅成为了星巴克自身的品质保证,也为整个咖啡行业树立了标杆,促使其他咖啡品牌纷纷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了行业整体品质的提升。
星巴克的扩张也加剧了咖啡市场的竞争,这种竞争犹如一场激烈的赛跑,激发了行业的创新活力。面对星巴克的竞争压力,其他咖啡品牌纷纷加大在产品创新、服务提升和门店体验优化等方面的投入。一些品牌不断推出新的咖啡饮品,如加入独特风味糖浆、水果或植物奶的创意咖啡,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口味需求。在服务方面,一些品牌提供更快速的点单和制作服务,通过线上点单、外卖配送等方式,提升消费者的购买便利性。在门店体验上,一些品牌注重打造个性化的门店环境,融入艺术、文化等元素,为消费者提供独特的消费体验。这种竞争促使整个咖啡行业不断创新,推动了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对消费者的影响
星巴克的全球扩张为消费者带来了诸多实实在在的好处。随着星巴克门店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增加,消费者在生活和工作的周边能够更便捷地找到星巴克门店,享受到星巴克的产品和服务。在城市的繁华商圈、写字楼附近、交通枢纽等地,星巴克门店随处可见,无论是上班途中买一杯咖啡提神,还是在闲暇时光与朋友相聚在星巴克聊天,都变得更加方便。这不仅节省了消费者的时间和精力,也让咖啡消费融入到了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星巴克在扩张过程中,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消费体验,致力于为消费者打造一个舒适、温馨的 “第三空间”。在门店环境方面,星巴克注重空间设计和装修风格,采用舒适的座椅、柔和的灯光、温馨的装饰,营造出一种放松、惬意的氛围。在服务方面,星巴克的员工经过专业培训,热情周到,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星巴克还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如个性化定制咖啡、会员专属福利、咖啡文化体验活动等,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结论
星巴克的全球扩张计划是其应对市场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通过制定明确的扩张目标和严谨的市场选择策略,星巴克有望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品牌影响力。尽管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复杂的文化差异等挑战,但新兴市场的潜力和数字化浪潮带来的机遇,也为星巴克的全球扩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回顾星巴克在日本和中国市场的成功经验,本土化策略和产品创新无疑是其制胜的法宝。在未来的扩张过程中,星巴克若能继续秉持这一理念,深入了解不同市场的消费者需求和文化特点,推出更多符合当地口味和消费习惯的产品和服务,必将在全球市场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星巴克的全球扩张计划不仅对其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将对整个咖啡行业和消费者产生深远的影响。它将推动咖啡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提升行业整体品质,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的咖啡产品和更好的消费体验。让我们拭目以待,看星巴克如何在全球咖啡市场的舞台上续写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