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咖啡之神偏爱的国度:巴西

咖啡界的 “巨无霸” 登场

 
在咖啡的世界版图中,巴西无疑是一位 “巨无霸” 般的存在 。当我们谈及全球咖啡市场,巴西的身影总是格外醒目。数据显示,在 2024—2025 年度,巴西咖啡产量预计占全球总产量的 33.3% ,产量和出口量多年稳居世界第一,这意味着每三杯咖啡中,可能就有一杯来自巴西。
从历史的长河追溯,1727 年第一株咖啡树苗在巴西北部的帕拉州落地生根,自此,咖啡种植便如星星之火,沿着巴西海岸线向南蔓延,在 1760 年左右抵达里约热内卢地区。19 世纪初,随着欧洲和美国市场对咖啡需求的井喷,巴西敏锐地抓住机遇,开启了咖啡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的征程。1836 年前后,巴西咖啡产量成功超越蔗糖,一跃成为该国主要出口商品,自此奠定了其在全球咖啡产业中的重要地位。

巴西咖啡的辉煌历史

巴西咖啡的发展历程,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奋斗史。1727 年,巴西咖啡的故事在帕拉州拉开序幕,葡萄牙军官帕赫塔凭借美男计,从法属圭亚那总督夫人那里获得咖啡种子,成功将咖啡引入巴西 。不过,最初咖啡在巴西北部的试种并不顺利,直到 1774 年,比利时传教士在巴西南部气候温和的里约山区尝试种植,才收获了成功的果实。
进入 19 世纪,咖啡迎来了它在巴西的黄金时代。彼时,国际市场糖价下跌,巴西南部的矿藏开采逐渐枯竭,咖啡顺势崛起,成为巴西最重要的物产。短短不到 100 年的时间里,巴西咖啡产业迅猛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一的咖啡生产大国。这一时期,大量移民涌入巴西,投身于咖啡种植和加工行业,不仅为咖啡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还带来了多元的文化和技术,共同推动巴西咖啡产业走向繁荣,咖啡文化也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在 20 世纪初,咖啡更是成为巴西的经济命脉,国际咖啡市场的持续走高,刺激着巴西人不断扩大咖啡种植规模,甚至出现了粮食依赖进口,也要全力发展咖啡种植的局面。但物极必反,大面积种植破坏了生态平衡,霜冻、旱灾和锈蚀病等自然灾害频繁威胁着咖啡生产。1975 年,帕拉纳产区遭遇的霜冻,导致约 15 亿株咖啡树冻死,巴西咖啡生产遭受重创;1994 年的两次霜冻,同样让巴西咖啡损失惨重 。与此同时,咖啡生产过剩和咖啡商人在国际期货市场的操纵,也给巴西咖啡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危机。为了稳定价格,巴西政府甚至不得不采取焚毁咖啡豆的极端措施,1937 年,高达 1700 万袋咖啡豆被付之一炬,而当年全球咖啡总消耗量不过 2500 万袋 。
不过,这些挫折并没有阻挡巴西咖啡前进的步伐。随着时间的推移,巴西咖啡产业不断调整和升级。近年来,巴西积极发展精品咖啡产业,鼓励种植园主改良品种、提升加工工艺,致力于改变过去人们对巴西咖啡 “重产量轻品质” 的刻板印象。如今,巴西咖啡在全球市场上依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与自然协作、不断探索和创新的壮丽史诗。

绝佳风味从何而来

巴西咖啡之所以能在全球咖啡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除了历史的沉淀,还离不开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巴西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大部分咖啡种植园位于北纬 30 度到南纬 30 度之间的 “咖啡带” 上,这一区域拥有咖啡树生长所需的理想温度,年平均气温在 15℃ - 25℃之间 ,既不会过于炎热,也不会过于寒冷,为咖啡树的生长提供了稳定的气候基础。
在巴西,咖啡种植园的海拔高度大多在 600 - 1200 米之间,虽然相较于一些以高海拔咖啡闻名的产区,如哥伦比亚的安第斯山脉,巴西的海拔不算高,但这种相对较低且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形,却为大规模机械化种植创造了有利条件。例如,在圣保罗州的一些大型咖啡种植园,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可以在广袤的土地上高效作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这种海拔条件下生长的咖啡,虽然酸度相对较低,但口感更加柔和、醇厚,有着浓郁的巧克力和坚果风味,成为意式浓缩咖啡拼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光照方面,巴西充足的阳光为咖啡树的光合作用提供了保障,使得咖啡豆能够充分积累糖分和营养物质。以米纳斯吉拉斯州为例,这里阳光充沛,即使在冬季,日照也十分充足。充足的光照使得咖啡果实能够均匀成熟,赋予了巴西咖啡独特的风味和香气 。此外,巴西咖啡产区的土壤肥沃,富含火山灰等矿物质,为咖啡树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养分,使得咖啡豆的品质更加优良。

独特的处理法与烘焙工艺

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巴西咖啡独特的处理法和烘焙工艺,也是其风味迷人的关键因素。巴西独创的日晒干燥工艺(Natural Process),是咖啡风味形成的重要环节 。在巴西的塞拉多米内罗和莫吉亚娜保利斯塔等主要产区,丰收季节恰逢旱季,为日晒处理法提供了天然的便利条件。
巴西的日晒法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他们会让咖啡在树枝上充分吸收阳光、完全成熟之后才采摘 。采摘后的果实直接放在露台上晾晒,在晾晒过程中,咖啡果实的果肉糖分逐渐渗入豆体,形成了独特的焦糖甜感与木质回甘 。不过,这种处理方式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在一些相对落后的种植园,由于缺乏筛选设备,未成熟的果实无法完全剥离,导致咖啡品质参差不齐。而在现代化设施齐全的种植园,工人会在晾晒前先将果实放入水缸,利用未成熟果实较轻会漂浮在水面的特点,用虹吸设备将其抽离,从而保证咖啡豆的品质 。
为了进一步提升咖啡品质,巴西在 1990 年后发明了半水洗(半日晒法),也叫果肉日晒(Pulped Natural) 。这种处理法结合了日晒法和水洗法的优点,先将采摘后的咖啡果实挑出树叶、石子等杂物,倒入水槽浮选去除成熟度不足的果子,接着用机器刨除果皮、果肉与部分胶质层,再水洗一个小时 。由于浸水发酵时间很短,果胶不易全部冲掉,随后将带着部分果胶的带壳豆铺在曝晒场晾干。半日晒法不仅节约了水资源,降低了人工成本,还缩短了干燥用时,减少了咖啡豆受感染的几率,使得咖啡的风味更加干净、甜美,带有明显的坚果和巧克力风味 。
在烘焙工艺上,巴西咖啡多采用中深度烘焙 。当咖啡豆在 220°C 左右的高温下进行烘焙时,会发生美拉德反应与焦糖化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咖啡豆内部的糖分、氨基酸等物质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原有的坚果基调被进一步激发,转化为雪松木般的烟熏香气,同时在舌尖留下黑巧克力般的绵长尾韵 。这种中深度烘焙的巴西咖啡,酸度降低,苦味和醇度增加,口感更加浓郁醇厚,非常适合制作意式浓缩咖啡,为咖啡饮品带来丰富的层次感和醇厚的口感 。

巴西咖啡的多样风味

当你端起一杯刚刚冲泡好的巴西咖啡,尚未入口,那浓郁的香气便已扑鼻而来。巴西咖啡的香气复杂而迷人,以坚果香为基调,就像刚刚打开一罐烤得恰到好处的混合坚果,榛子、杏仁的香气交织其中 ,为咖啡奠定了温暖、醇厚的基础。细细品味,还能捕捉到丝丝巧克力的甜香,宛如一块细腻的黑巧克力在鼻尖慢慢融化,散发着浓郁的可可气息 ,为香气增添了一份甜蜜与深邃。此外,在一些经过特殊处理或生长在特定微环境下的巴西咖啡中,还能嗅到淡淡的焦糖香,这种甜香在香气的尾韵中悠悠散开,让人闻之就心生愉悦 。
轻抿一口,首先感受到的是它低酸度的柔和口感。相较于一些以高酸度著称的咖啡,如肯尼亚咖啡那明亮活泼的酸质,巴西咖啡的酸度宛如山间缓缓流淌的溪流,低调而平和 。这种低酸度使得咖啡入口极为顺滑,不会给味蕾带来强烈的刺激,即使是不太能接受酸味的人,也能轻松享受它的美妙 。紧接着,咖啡的醇厚口感在口腔中蔓延开来,它的醇厚度如同牛奶般丝滑,却又比牛奶多了几分浓郁与扎实,给人一种实实在在的满足感 。
在风味上,巴西咖啡更是有着独特的魅力。坚果风味贯穿始终,仿佛在提醒着你它的出身,那是土地与阳光赋予的独特印记 。随着品味的深入,巧克力的风味愈发明显,这种巧克力味不是那种过于甜腻的糖果巧克力,而是带有微微苦味的黑巧克力,与咖啡本身的苦味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和谐的苦甜交织 。焦糖的甜香在口腔中回荡,为咖啡增添了一份甜蜜的余韵,让每一口咖啡都回味无穷 。在咽下咖啡后,还能感受到一丝淡淡的木质香,仿佛置身于一片宁静的森林,给整个风味体验画上了一个自然而悠长的句号 。

巴西咖啡在全球的影响力

巴西咖啡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堪称无与伦比。凭借着庞大的产量和稳定的供应,巴西咖啡成为了全球咖啡产业的基石。在全球咖啡贸易中,巴西咖啡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份额,是许多咖啡品牌和零售商的首选原料 。无论是精品咖啡市场,还是大众消费市场,巴西咖啡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精品咖啡领域,巴西的优质咖啡豆常常作为单品咖啡,展现其独特的风味和品质;在大众消费市场,巴西咖啡更是意式浓缩咖啡拼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各种咖啡饮品提供了醇厚的口感和丰富的层次感 。
除了在咖啡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巴西咖啡还对全球咖啡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咖啡在全球的普及,巴西咖啡文化也逐渐传播开来 。在日本,1908 年第一批日本移民抵达巴西,其中许多人在咖啡种植园工作 。为了推广巴西咖啡,圣保罗州政府与日本合作,在日本开设了多家圣保罗风格的咖啡馆,如 1911 年成立的 Café Paulista,最多时发展成为拥有 23 家门店的大型咖啡连锁店 。这些咖啡馆不仅提供美味的咖啡,还将巴西的咖啡文化和生活方式带到了日本,对日本咖啡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今,日本的咖啡文化中,依然能看到巴西咖啡的影子,许多日式咖啡烘焙风格和冲泡方法,都受到了巴西咖啡的启发 。
在中国,近年来随着咖啡市场的快速发展,巴西咖啡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2024 年,瑞幸与巴西大使馆携手举办巴西咖啡文化节,共同庆祝中巴建交 50 周年 。活动期间,瑞幸不仅在青岛创新生产中心及江苏烘焙基地打造巴西咖啡博物馆,推介巴西咖啡产品和文化,还在北京设立瑞幸巴西咖啡文化主题门店 。通过这些活动,中国消费者对巴西咖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巴西咖啡的独特风味和文化内涵,也逐渐融入了中国的咖啡文化中 。此外,瑞幸还与巴西签署了大规模的咖啡豆采购协议,2024 - 2025 年计划采购 12 万吨咖啡豆,2025 - 2029 年采购总量提升至 24 万吨,总金额超 100 亿元人民币 。这不仅促进了中巴咖啡贸易的发展,也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了更多优质的巴西咖啡 。

如何品鉴一杯巴西咖啡

品鉴巴西咖啡,是一场探索风味与香气的奇妙之旅,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能让你更好地领略其独特魅力 。
在器具的选择上,宽口杯是品鉴巴西咖啡的理想之选。这种杯子的宽口设计,能够让咖啡的香气充分散发,更易于我们捕捉和感受。当你将咖啡倒入宽口杯中,轻轻晃动杯子,咖啡的香气便会随着空气的流动迅速散开,坚果、巧克力和焦糖的香气扑面而来,让你在品尝之前,就先沉醉在这迷人的香气之中 。
温度,是品鉴咖啡的关键因素之一。巴西咖啡的最佳品鉴温度在 60°C - 65°C 之间 。这个温度区间,既能保证咖啡的香气和风味得到充分释放,又不会因为温度过高而烫伤口腔,影响味觉体验 。当咖啡温度在 60°C 左右时,先轻嗅杯口,你能感受到浓郁的坚果香和淡淡的巧克力香,仿佛置身于一个满是坚果和巧克力的甜品店 。随着温度逐渐降低,焦糖的甜香会愈发明显,为咖啡的香气增添一份甜蜜 。
品尝时,不要急于一口咽下,而是要让咖啡在口腔中停留片刻 。先用舌尖轻轻触碰咖啡,感受它的低酸度和柔和口感,那种顺滑的感觉就像丝绸在舌尖轻轻滑过 。然后,将咖啡含在口中,用舌头搅拌,让咖啡与口腔的各个部位充分接触,感受它醇厚的口感和丰富的风味 。此时,坚果、巧克力和焦糖的风味在口腔中依次展开,层次分明又相互交融,给你带来一场味觉的盛宴 。咽下咖啡后,留意口腔中的余韵,巴西咖啡的余韵悠长,木质香和淡淡的回甘会在口中久久回荡,让人回味无穷 。
如果你想更深入地了解巴西咖啡的风味特点,还可以尝试进行杯测 。杯测是一种专业的咖啡品鉴方法,通过对不同咖啡豆的研磨、冲泡和品尝,来比较和分析它们的风味、香气、酸度、醇度等品质指标 。在杯测巴西咖啡时,可以准备几款不同产区、不同处理法或不同烘焙度的巴西咖啡豆,按照杯测的标准流程进行操作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不同的巴西咖啡虽然都有着一些共同的风味特征,但又各自有着独特的个性,这也正是巴西咖啡的魅力所在 。

选购指南

对于咖啡爱好者来说,挑选到一款优质的巴西咖啡,是开启美妙咖啡体验的关键。在选购巴西咖啡时,无论是咖啡豆还是咖啡产品,都有一些要点需要关注。
当你在挑选巴西咖啡豆时,首先要看咖啡豆的品种。巴西主要种植阿拉比卡和罗布斯塔两种咖啡豆 ,其中阿拉比卡豆口感温和、香气浓郁,带有丰富的坚果、巧克力和焦糖风味,是高品质咖啡的首选 。而罗布斯塔豆则苦味较重,酸度较低,咖啡因含量高,通常用于拼配或速溶咖啡中 。如果你追求高品质、丰富的风味体验,那么阿拉比卡品种的巴西咖啡豆是更好的选择 。
接着,关注咖啡豆的处理方法。巴西常见的咖啡豆处理方法有日晒法、水洗法和半水洗法 。日晒法处理的咖啡豆,由于在晾晒过程中果肉糖分渗入豆体,具有浓郁的焦糖甜感和醇厚的口感 ;水洗法处理的咖啡豆,口感相对更干净、酸度更明亮 ;半水洗法结合了两者的优点,既有一定的甜度,又有干净的口感 。你可以根据自己对风味的偏好来选择不同处理方法的咖啡豆 。
产地也是影响咖啡豆风味的重要因素 。巴西有多个著名的咖啡产区,每个产区的咖啡豆都有其独特的风味特点 。例如,米纳斯吉拉斯州的喜拉多产区,海拔较高,土壤肥沃,产出的咖啡豆风味厚重,甜感和坚果味突出 ;南米纳斯产区的咖啡豆则以香甜的风味著称,常被誉为巴西最顶级的咖啡之一 ;巴希亚省的钻石高原产区,海拔超过 1000 米,是巴西少数几个以花香风味著称的产区 。了解不同产区的风味特点,能帮助你更准确地挑选到符合自己口味的咖啡豆 。
在选择巴西咖啡产品时,除了咖啡豆,咖啡粉和速溶咖啡也是常见的选择 。对于咖啡粉,要注意其新鲜度 。尽量选择包装带有单向排气阀的咖啡粉,这样可以排出咖啡豆烘焙后产生的二氧化碳,同时防止氧气进入,延长咖啡粉的保鲜期 。另外,咖啡粉的研磨度也很重要,不同的冲泡方式需要不同的研磨度 。例如,手冲咖啡适合中等研磨度,意式浓缩咖啡则需要极细的研磨度 。如果不确定自己的冲泡方式,也可以选择粗细适中的通用研磨度 。
对于速溶咖啡,虽然它的风味和品质通常比不上现磨咖啡,但在追求便捷的情况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挑选速溶咖啡时,要查看配料表,尽量选择配料简单,只有咖啡豆提取物和少量添加剂的产品 。同时,注意观察咖啡的溶解速度和溶解后的口感,优质的速溶咖啡应该能够迅速溶解,且口感顺滑,没有明显的苦涩和酸涩味 。

巴西咖啡的未来展望

随着全球咖啡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巴西咖啡产业正站在新的发展十字路口,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 。
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巴西咖啡产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 。近年来,巴西咖啡主产区频繁遭遇极端天气,如干旱、高温、霜冻等 。2024 年,巴西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森林火灾数量也创下新高,高温和火灾让巴西咖啡种植十分艰难 。巴西南部和东南部的阿拉比卡咖啡主产区,遭遇反常的高温和降雨不足,严重影响了咖啡树的开花与果实发育,导致产量下降 。而罗布斯塔咖啡由于适应能力更强,在巴西北部和东北部地区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产量有所增加 。面对这一情况,巴西咖啡产业开始积极探索应对之策 。一方面,加大在农业科技方面的投入,研发更适应气候变化的咖啡品种 。例如,通过基因改良技术,培育出耐旱、抗病虫害的新品种,以减少气候因素对咖啡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另一方面,推广可持续的种植方式,如在咖啡园中种植遮荫树,改善微气候,减少水土流失,同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采用精准灌溉技术,降低对自然降水的依赖 。
在市场竞争方面,全球咖啡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除了传统的咖啡生产国如哥伦比亚、越南等不断提升自身咖啡品质和市场份额外,新兴的咖啡消费市场也在逐渐崛起,对咖啡的品质和风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巴西咖啡产业不断推进精品化转型 。越来越多的巴西咖啡种植园开始注重咖啡豆的品质和风味,采用更精细的种植和处理方法 。在米纳斯吉拉斯州的一些高海拔咖啡庄园,种植园主聘请专业的咖啡农艺师,运用科学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技术,严格控制咖啡豆的生长环境和采摘时机 。同时,采用先进的处理设备和工艺,如精品水洗法、特殊发酵法等,以突出咖啡豆独特的风味和香气 。这些精品咖啡凭借独特的风味、均衡的口感和可持续的种植方式,在国际市场上积累了良好口碑,推动巴西农业向高附加值方向升级 。
在市场拓展方面,巴西咖啡也在积极寻找新的机遇 。随着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咖啡消费的快速增长,巴西咖啡将目光投向了这些潜力巨大的市场 。2024 - 2025 年,瑞幸与巴西签署大规模咖啡豆采购协议,计划采购 12 万吨咖啡豆,2025 - 2029 年采购总量提升至 24 万吨,总金额超 100 亿元人民币 。通过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巴西咖啡不仅扩大了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还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知名度 。此外,巴西咖啡还在积极拓展中东、非洲等市场,根据不同市场的需求和消费习惯,开发差异化的咖啡产品 。在中东市场,推出适合当地口味的浓郁型咖啡;在非洲市场,结合当地的消费能力,提供性价比高的咖啡产品 。
展望未来,巴西咖啡产业有望在可持续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巴西将继续推广环保种植技术,增加有机咖啡的种植面积,减少化学农药和肥料的使用,实现咖啡产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同时,加强对咖啡产业链的可持续管理,从种植、采摘、加工到运输、销售,全过程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咖啡供应链的全程可追溯,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扫码,了解咖啡豆的产地、种植者、采摘时间、处理方法等详细信息,增强消费者对巴西咖啡的信任 。此外,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咖啡种植和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稳定性 。可以预见,在不断创新和变革的道路上,巴西咖啡将继续书写其辉煌的篇章,为全球咖啡爱好者带来更多优质、美味的咖啡 。

结语:品味巴西咖啡,品味世界

巴西咖啡,这颗来自南美洲的璀璨明珠,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风味和卓越的品质,在全球咖啡舞台上熠熠生辉。从它踏上巴西土地的那一刻起,便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成为了巴西文化的象征,也为世界咖啡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无论是它在国际市场上的重要地位,还是对全球咖啡文化的深远影响,都彰显着巴西咖啡无可替代的魅力。每一杯巴西咖啡,都蕴含着阳光、土壤与咖啡农的辛勤汗水,是大自然与人类智慧的完美结晶。
如果你还未曾品尝过巴西咖啡,那么不妨给自己一次机会,去开启这场美妙的咖啡之旅。让那浓郁的香气、醇厚的口感在舌尖上绽放,感受巴西咖啡的独特魅力,品味这来自世界另一端的温暖与美好。相信你一定会被它深深吸引,沉醉在这一杯杯香浓的咖啡之中 。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