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隆迪:曾经的困境
在探讨布隆迪为何能在今年成为成功故事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它曾经的艰难处境。布隆迪,这个位于非洲中东部赤道南侧的内陆国家,曾长期深陷困境,是联合国公认的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从历史角度看,布隆迪自 1962 年独立以来,便饱经沧桑。20 世纪 70 年代和 90 年代,国内发生了一系列种族清洗、两次内战以及种族灭绝事件 ,这些悲剧致使数十万人失去生命,社会秩序崩塌,国家发展的根基被严重动摇。长期的内乱就像一场无法驱散的阴霾,笼罩着这片土地,使得布隆迪在贫困的深渊中越陷越深。
布隆迪的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作为一个农牧业国家,农业本应是其经济的支柱 ,但现实却异常残酷。农业基础设施极度落后,农民们只能依靠原始的耕作方式进行生产,这使得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低。一旦遭遇旱灾、洪灾等自然灾害,农作物便会大量减产甚至绝收,许多家庭因此陷入饥饿的困境。据统计,布隆迪约 80% 的人口生活在贫困之中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极低水平,2022 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 285.7 美元 ,这样的经济状况在全球范围内都处于垫底位置。
在工业领域,布隆迪同样举步维艰。工业基础薄弱,主要工业门类仅有农产品加工、化工、纺织等中小企业 ,而且这些企业还面临着能源短缺、交通不便、技术落后等一系列问题。工业发展的滞后,使得布隆迪无法实现产业升级,难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财富,进一步加剧了国家的贫困程度。
布隆迪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也十分落后。全国公路总长度有限,且大多是年久失修的泥巴路,在雨季时,道路泥泞不堪,交通几乎陷入瘫痪。铁路建设更是严重滞后,无法满足货物运输和人员出行的需求。在通信方面,互联网连接状况极差,仅有极少数人能够访问互联网,这使得布隆迪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受到极大限制,难以跟上全球发展的步伐。
布隆迪曾经在政治、经济、基础设施等多方面都处于极度困境之中,人民生活困苦,国家发展前景黯淡。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曾经被贫困和战乱笼罩的国家,会在今年迎来令人瞩目的转变,成为一个成功的故事。
农业领域的突破
杂交水稻项目的成果
在布隆迪今年取得的成功转变中,农业领域的进步尤为引人注目,其中杂交水稻项目的成果更是令人瞩目。2024 年 7 月,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布隆迪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示范项目正式启动 ,这个项目依托中国援布隆迪高级专家组成熟的杂交水稻技术,为当地的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该项目通过资助当地水稻种植合作社,为农户购买杂交水稻种子、化肥提供资金支持,切实解决了农户在种植过程中的物资难题,帮助农户扩大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同时,项目还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确保每一位参与项目的农民都能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在项目的推动下,许多农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小伙 Muhizi Naboth 是林格三村的农民,他家有约 2500 平方米(0.25 公顷)的土地,本季收获了 19 包共 1615 千克水稻,晾晒后的实际产量约合 5.26 吨 / 每公顷,相比上一季只收获 13 包的情况,产量有了显著提升 。Ndayongeje Jeanne 家有 1500 平方米土地(0.15 公顷),其中 300 平方米土地在本季通过参与项目种植了杂交水稻,收获了 2 包共 170kg,折合产量 9.22 吨 / 公顷,对比上一季折合 3.69 吨 / 公顷的产量提高了 3 倍 。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充分展示了杂交水稻项目的显著成效,也让布隆迪的农民们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农业技术与理念的传播
布隆迪农业发展的成功,不仅仅依赖于具体项目带来的产量提升,更得益于农业技术与理念的广泛传播。自 2009 年起,中国开始实施援布隆迪高级农业专家技术合作项目 ,截至目前,已派出 6 批共计 60 人次专家奔赴布隆迪执行农业技术援助任务。这些专家们深入布隆迪的田间地头,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科学的种植理念传授给当地农民。
中国专家组在布隆迪的 15 个水稻主产区建立了 76 个示范村 ,在示范村里,专家组成功选育了 7 个适合当地的稻种 ,这些稻种具有高产、抗病等优良特性,为当地水稻产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专家组还积极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如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这些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在传授技术的同时,专家组还注重培养当地农民的科学种植理念。他们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示范等方式,向农民们传授农业知识,让农民们认识到科学种植的重要性。在鲁塔纳省布吉加村水稻种植合作社,负责人阿那克莱特介绍说,在专家组的指导下,村民们学会了科学种植,水稻产量大幅提高,许多村民因此建起了新房,还能送孩子上更好的学校 。如今,越来越多的布隆迪农民成为了种植能手,他们依靠科学种植,实现了增产增收,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中国专家组的努力不仅提升了布隆迪的农业生产水平,还对当地的农业发展规划产生了深远影响。布隆迪政府将 “依靠援布农业组水稻高产技术助布减贫” 列入国家农业发展规划 ,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农业技术在布隆迪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也为布隆迪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能源供应的改善
鲁齐巴齐水电站的建设与运营
能源供应的改善是布隆迪今年成为成功故事的又一关键因素,而鲁齐巴齐水电站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鲁齐巴齐水电站位于布隆迪经济首都布琼布拉以南约 43 公里的鲁齐巴齐河下游 ,这座水电站由中国电建水电十四局施工总承包,凝聚了中方团队的智慧与汗水。
鲁齐巴齐水电站于 2018 年 10 月开工建设,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基础设施以及新冠疫情的冲击等。然而,中方团队凭借着卓越的技术实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不仅没有延期,反而提前 3 个月完工,于 2022 年通过竣工验收并顺利发电 。该水电站建有 3 台单机容量 5 兆瓦的发电机组,总装机规模达 15 兆瓦 。截至 2025 年 3 月,电站累计发电量已突破 2.5 亿千瓦时,占该国同期总发电量的 20% 以上 ,年平均等效利用小时数达 6710 小时 ,已满足布琼布拉 2/3 人口及鲁蒙盖省 1/3 人口的用电需求 。
鲁齐巴齐水电站的建成,极大地缓解了布隆迪长期以来的电力短缺问题,增强了电网稳定性和持续供电能力。在水电站建成之前,布隆迪的电力供应极为不稳定,频繁的停电让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工商业的发展都受到了严重影响。而如今,水电站的稳定供电,为当地的工业化进程提供了有力支持。许多工厂因为有了稳定的电力供应,生产效率大幅提高,能够扩大生产规模,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改善,夜晚的村庄不再漆黑一片,家家户户都亮起了温暖的灯光,电视、冰箱等电器也走进了更多家庭,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人才培养与技术支持
鲁齐巴齐水电站项目的意义,不仅在于提供了稳定的电力,还在于为布隆迪培养了一批本土电力技术人才。按照协议,项目完工后,中方团队需提供两年的保修期和 3 年的技术支持 ,以确保水电站平稳运营,同时帮助当地培养更多电力技术人员。
在项目建设期间,中方团队就积极开展 “以工代训” 模式,雇用了大量本地工人,他们占总施工人员的 80% 以上 ,帮助上百名布隆迪员工掌握设备操作、电气维修等专业技能 。许多员工在掌握了这些技能后,成为了技术骨干,有的还奔赴布隆迪吉吉和穆伦布韦水电站等新项目,继续为当地电力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
中方团队还联合布隆迪国家电力公司开展多项培训,课程涵盖水电站运维、水轮发电机组检修维护、电气监控技术等 。中方技术专家定期组织现场培训,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案例分析等方式,提升当地团队的故障诊断与应急处理能力。在培训过程中,中方专家耐心指导,手把手地教当地学员如何操作设备、如何排查故障,让他们真正掌握实用的技术。布隆迪大学的 40 多名师生还来到鲁齐巴齐水电站参观学习,了解水电站设计理念和施工方案,此后学校又派出相关专业学生来这里实习了一个月 ,为布隆迪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的电力人才。
如今,在鲁齐巴齐水电站的厂房里,许多当地技术人员已经能够熟练地操作设备,独立完成日常的运维工作。内斯特・恩杜瓦约自项目投入运营起便在这里工作,已经从最初的维修队长晋升为水电站负责人 。他感慨地说:“刚开始我对这里的设备运维了解不深,中方工程师们耐心地指导我,从最基础的设备检查到复杂的故障排查,他们手把手教会我各项操作技能。” 正是中方团队的无私帮助和悉心培养,让布隆迪拥有了一支能够自主运营和维护水电站的技术团队,为布隆迪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育与营养的提升
学校营养餐项目的开展
教育与营养的提升,同样在布隆迪今年的成功故事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其中学校营养餐项目的开展,成为了改善儿童生活与教育状况的关键举措。在全球粮食安全和儿童营养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中国与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世粮署)共同发起的学校营养餐项目,为布隆迪的儿童带来了新的希望。
该项目覆盖了布隆迪的布班扎省、布琼布拉省和锡比托克省 ,惠及逾 4.6 万名学龄儿童 。这些地区的儿童,曾经长期面临着营养不良的困境,饥饿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学习能力。而学校营养餐项目的实施,就像一场及时雨,为孩子们提供了可靠的营养来源。项目提供的营养餐,经过精心搭配,包含了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确保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获得充足的营养。每天,孩子们在学校里都能吃上一顿营养丰富的热餐,这不仅满足了他们的味蕾,更重要的是,为他们的身体发育和大脑运转提供了能量支持。
项目带来的积极影响
学校营养餐项目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多方面的,且成效显著。从教育数据来看,项目覆盖地区的学生入学率、在学率和毕业率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项目实施之前,许多孩子因为饥饿和营养不良,无法正常上学,或者在上学过程中中途辍学。而现在,营养餐的供应让孩子们有了足够的精力去学习,他们更愿意走进校园,也能够在学校里坚持完成学业。据统计,在项目实施后的一段时间内,相关地区的入学率提高了 [X]%,在学率提升了 [X]%,毕业率增长了 [X]%,这些数据直观地展示了项目对教育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
除了对教育的直接影响,该项目还为家庭和社区注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布隆迪,许多家庭依靠农业为生,然而由于市场不稳定,农产品销售困难,家庭收入微薄。学校营养餐计划采用本地种植食材,为农户提供了稳定市场 ,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农户们可以将自己种植的农产品直接销售给学校,不仅解决了销售难题,还增加了收入。这使得家庭经济状况得到改善,家长们能够更好地支持孩子的教育,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同时,农产品的加工和运输等环节,也带动了当地就业,促进了社区的经济发展。布隆迪教育部与哈佛大学合作开展的研究表明,对学校营养餐计划每投入 1 美元,能带来 5.8 美元的丰厚回报 ,这充分说明了该项目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
学校营养餐项目的成功,也让布隆迪政府更加坚定了推进教育与营养事业发展的决心。布隆迪政府已将全国学校营养餐计划列为优先事项 ,加大了对教育和营养领域的投入,积极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项目的持续开展和扩大覆盖范围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咖啡产业的发展
咖啡产业的重要地位与优势
咖啡产业在布隆迪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布隆迪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布隆迪素有 “千山之国” 的美誉 ,平均海拔 1600 米,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咖啡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的火山土壤富含矿物质,年降雨量达到 1200 毫米,昼夜温差较大 ,这些因素共同造就了布隆迪咖啡豆独一无二的风味。
在布隆迪,约 80 万户家庭以种植咖啡为生,占总人口的近 10% ,咖啡种植以小农模式为主,许多咖啡园面积不足两公顷 ,农户们巧妙地将咖啡树与香蕉、豆类进行间作,形成了生态混合农林系统。主要咖啡产区分布在高海拔地区,包括恩戈齐、基特加、穆因加、卡扬扎、吉特加和布琼布拉农村等省 。布隆迪大部分咖啡都是波旁咖啡,这种咖啡被业内人士赞誉为咖啡中的 “上品” 。其独特的 “双重水洗法” 工艺更是让布隆迪咖啡脱颖而出,鲜果脱皮后经历两次发酵,第一次干发酵 12 - 24 小时去除果胶,第二次湿发酵 12 小时增强甜感,最后在高架床上缓慢干燥,全程需要 10 - 20 天 。这样精细的处理工艺,使得布隆迪咖啡呈现出甜感高、酸质细腻、口感圆润等独特风格 。2015 年,布隆迪北部省份卡扬扎产区的咖啡在一年一度的国际精品咖啡豆竞赛 “卓越杯” 中斩获 91.09 的高分 ,这一成绩进一步彰显了布隆迪咖啡的高品质。目前,咖啡出口占到布隆迪出口总额近 90% ,成为布隆迪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
产业发展的举措与机遇
近年来,为了加快咖啡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户收入,布隆迪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在政策层面,政府成立了国家咖啡董事局、咖啡行业监管局、布隆迪咖啡行业协会、全国咖啡农协会联盟等相关机构 ,通过多重政策扶持咖啡业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国家咖啡董事局主要负责监管和执行咖啡行业的业务规则,为行业相关方提供市场信息和政策指引,确保咖啡生产、加工和销售各环节的合规性和有序运作,同时负责提升布隆迪咖啡在国内外市场的品牌影响力 。全国咖啡农协会联盟拥有 3246 个山区协会,包括 12 万名咖啡农、146 个工会和 6 个联合会 ,该联盟除了保护山区咖啡农的利益外,还为咖啡农提供种植技术支持等。
在产业升级方面,政府大力推进私有化改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先进种植技术 。政府重视投资加工设施,改善存储和运输条件,以提高咖啡附加值;积极加强与国际组织合作,培训农民优化种植与加工技术;支持全国咖啡农协会联盟和合作社发展,增强小农议价能力;推动国际认证,努力拓展精品咖啡市场。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政府鼓励和支持咖啡农采用覆盖作物保水、修建梯田等措施 。在基里米罗产区,一座由法国资助的咖啡实验室正研发耐旱咖啡品种,试图将种植海拔下移至 1200 米 。政府还积极推广抗病咖啡品种,如成功开发杰克逊、米比里济等品种,并建立病虫害预警系统,以有效抵御近年频发的咖啡叶锈病。
2024 年 9 月,中国海关总署宣布允许符合相关要求的布隆迪咖啡豆进口中国 ,这一政策为布隆迪咖啡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重大机遇。在此之前,布隆迪咖啡的国际市场相对有限,而中国市场的开放,为布隆迪咖啡豆提供了广阔的销售空间。中国河南国际集团在布隆迪达成的首批咖啡贸易量达 38.4 吨 ,开创了中国企业直接从布隆迪进口咖啡生豆的先河。布隆迪咖啡豆进入中国市场后,价格从每公斤 2 - 3 美元上涨至现在 6 - 6.5 美元 ,价格的提升直接增加了咖啡农的收益,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种植积极性。同时,中国自 2009 年起累计向布隆迪派遣了 6 批农业专家组 ,农业援助领域正在向咖啡产业延展,为咖啡农提供更多技术支持,以提高咖啡品质和附加值。未来,随着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入,布隆迪咖啡有望在中国市场取得更大的突破,进一步推动布隆迪经济的发展。
国际合作的力量
布隆迪今年能成为成功故事,国际合作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其中中国与布隆迪在各个领域的深度合作,为布隆迪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农业领域,中国通过一系列援助项目,为布隆迪的农业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布隆迪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示范项目的启动,为当地农户提供了杂交水稻种子、化肥等物资支持以及专业的技术指导,使许多农户实现了增产增收 。自 2009 年起实施的援布隆迪高级农业专家技术合作项目,已派出 6 批共计 60 人次专家 ,在 15 个水稻主产区建立了 76 个示范村 ,成功选育 7 个适合当地的稻种 ,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布隆迪的水稻产量,还培养了一批农业技术骨干,为布隆迪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能源领域的合作同样成果显著。中国电建水电十四局施工总承包的鲁齐巴齐水电站,总装机规模达 15 兆瓦 ,有效缓解了布隆迪的电力短缺问题,增强了电网稳定性和持续供电能力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中方团队积极开展 “以工代训”,帮助上百名布隆迪员工掌握设备操作、电气维修等专业技能 ,并联合布隆迪国家电力公司开展多项培训,为布隆迪培养了一支能够自主运营和维护水电站的技术团队。
教育与营养方面,中国与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共同发起的学校营养餐项目,覆盖布隆迪多个省份,惠及逾 4.6 万名学龄儿童 ,显著提高了项目覆盖地区的学生入学率、在学率和毕业率 ,同时促进了当地农业发展,为家庭和社区注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在咖啡产业发展上,中国市场的开放为布隆迪咖啡带来了新的机遇。2024 年 9 月,中国海关总署允许符合相关要求的布隆迪咖啡豆进口中国 ,中国河南国际集团达成的首批咖啡贸易量达 38.4 吨 ,开创了中国企业直接从布隆迪进口咖啡生豆的先河,布隆迪咖啡豆价格上涨,增加了咖啡农的收益 。此外,中国农业专家组的援助领域正在向咖啡产业延展,为咖啡农提供更多技术支持,助力咖啡产业升级。
展望未来,随着中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双方在基础设施、矿业、数字和信息通信等领域的合作有望进一步深化 。布隆迪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合作下,其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布隆迪将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成功故事,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其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